互聯網巨頭強攻電影原因何在?
2015年 / 03月06日
2014年互聯網企業全面挺近電影業,這讓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從業者,紛紛驚出一身冷汗。與以往的進入者不同的是,互聯網企業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帶來與電影業相關領域的成功經驗以及很多新的觀點和詞匯,“大數據”、“迭代”、“電商”、“痛點”、“互聯網思維”、“破壞性創新”等等。整個2014年,互聯網企業以他們嫻熟的媒介操作能力,幾乎以每月一個新詞的架勢向電影業灌輸著他們的思考。在這些新詞背后所潛藏的不僅僅有方法上的創新,也是對互聯網企業更有利的新規則和對行業舊有流程的全面改造。
攻勢為何是在近兩年集中爆發,電影業不足300億票房的市場容量,為何能如此吸引千億美金市值的互聯網巨頭,想要理解這樣的浪潮,我們必須要去追溯到另一個領域的故事。
從宏觀政策上,去看互聯網巨頭為何強攻電影
1996年初,美國修正了一項已經沿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法案《美國通信法》,其中最大的改變是打破了在通信領域的諸多壁壘,允許長話、市話、廣播、有線電視、影視服務等業務互相滲透,允許各類通信運營商互相參股跨區域群毆,也就是說,我們如今試圖完成的“三網融合”(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美國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從法制上進行調整。
1997年,美國聯合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公布了統一的北美產業分類系統(NAICS),將信息業明確列為一種產業類目,并將其定義為將信息轉變為商品的行業,其中包括了三種類別:
生產和發行信息及文化產品的行業:如出版、影視、軟件行業
提供傳遞或發行這些產品以及數據或通信媒介的行業:如電信業、廣播電視業
處理數據的行業:如當時在美國處于高速增長期的互聯網行業
90年代中期美國對信息產業的重新規劃,和所出臺的一系列對并購的放松管制政策,直接促成了1996至2001年,以信息服務為主的傳媒業集體加入到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五次并購潮中。根據相關統計,僅在1996年,美國傳媒業超過500萬美元以上的并購案就發生了258宗,數量比前一年增長了48%,當年迪斯尼收購ABC,時代華納收購特納廣播公司兩宗交易的合計金額,便達到了256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遠大于如今中國信息產業一年的并購額。
經過90年代中后期的瘋狂整合,除了迪斯尼、時代華納之外,在美國還誕生了另外幾家傳媒巨頭,如維亞康姆(派拉蒙的母公司)、康卡斯特(環球的母公司)、新聞集團(21世紀福克斯母公司),這些公司至今依然掌握著全球傳媒業的主控權。2001年,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的合并完成了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并購交易,金額為1862億美元,這個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之所以需要去追溯美國信息產業的發展,是因為在中國當下,我們也正面臨著信息產業進行全面調整的關鍵時期。
信息產業大整合是促成互聯網企業跨界的主因
與美國在90年代大力促成信息業變革的初衷相似,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由信息效率決定一切的階段。信息產業自身通過擴大規模效應來提高資源配置能力,淘汰過剩產能是大勢所趨。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有四項政策是促成信息產業加快整合步伐的直接原因。
2013年1月,工信部聯合總共12個部委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電子信息業到2015年,應該形成5-8家年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BAT三家目前均未達到,但差距不大),努力培育銷售收入過5000億元的大企業。
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務院第一次公開以“信息消費”的概念來理解信息產業的市場化特征,并同時細化了“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的方法步驟,強調了信息產業整合的國家戰略意義。
2014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提出推進大型傳媒集團的特殊管理股試點,是2014年的重點工作。這樣的舉措代表著在《公司法》中明確規定同股同權的中國,有可能會從傳媒領域采取同股不同權的方式吸納民間資本。
2014年3月,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針對一些企業并購中的細節問題重申了國家政策調整的方向,并提出應該對民營資本進一步放寬在各個領域的準入要求,推進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經營。
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各種民營資本在信息產業內盡可能的跑馬圈地,以互聯網企業為主角的并購風潮迅速興起。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2013年,中國市場廣義互聯網領域(同等于信息產業領域)的并購金額比前一年增加了接近三倍。2014年,這個數字又進一步躍升到了200億美元以上,在整個中國的并購市場中從原本微乎其微的占比提升到了19%之多。需要提請注意的是,這里所提到的數字只是按照被并購方進行的分類,還不包括這些企業在其他領域的拓展。
即使目前市場上所呈現出對“娛樂”的過度追捧,凡影認為那只是二、三級市場的觀眾在重新進入影院時,暫時的盲目消費所導致的結果,也是一部分年輕創作者受限于自身和行業的整體能力,在創新上無法盡善盡美的缺憾。但電影市場的迭代速度之快,會讓觀眾迅速醒悟,并重新尋找到他們的需求,一批有價值的創作者,也正在被更多的資本所肯定,我們相信他們最終將會獲得市場真正的尊重。
觀眾與創作者從來就不是對立的,消費與藝術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也是永遠并行互相幫助,任何資本在進入電影市場時,它都并不希望會承擔罵名。做好電影,做更多的好電影,是電影市場的需求,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更是創作者在面對任何資本時,可以獲得談判權利的終極籌碼。